《安徽青年报·学生周刊》励志启智,开阔视野,净化心灵,陶冶情操,参与互动,集新闻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为一体,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、参与互动的平台、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。
国内统一刊号:CN34—0019 邮发代号:25—2 编辑部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
魅力社团 栩栩鱼灯绽徽韵 □魅力社团 定远县炉桥镇第一小学 乡村少年宫手工社团 杨 卜 杨燕燕 鱼灯,是徽州特色民俗文化,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。徽州鱼灯也被称为太平灯、幸福灯、吉祥灯,它色彩斑斓,惟妙惟肖,寓意年年有余,富贵有余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。 近日,定远县炉桥镇第一小学乡村少年宫手工社团热闹非凡,师生们历时一学期精心制作的非遗鱼灯即将完工。鱼灯栩栩如生,大放异彩,呈现出技艺之美、匠心之美、传统之美和生活之美,令人叹为观止。那鱼灯制作需要什么材料?又是如何制作的呢?请来听听单可欣同学的介绍吧! “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手工课制作鱼灯。首先,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,用胶带、铁丝、竹棍、酒精胶、木条用来制作鱼灯支架,另外还需要用薄纸、颜料、颜料笔、调色盘和剪刀等给鱼灯做造型上色。”对于制作过程,单可欣接着说:“我们先把木条搭建成鱼头、鱼身和鱼尾的形状。每根木条的接头处用胶带绕上几圈固定好。再用剪刀剪成一块一块的薄片,用酒精胶把它们粘在支架上,再拿铁丝牢牢地绑在鱼头、鱼身和鱼尾上,最后把每个支架挂起来,连接成一条鱼的造型。接着我们用颜料笔给白色的薄片染上我们喜欢的颜色。上色完成后,我们用热熔胶把彩灯粘在鱼灯上,最后插上竹棍,闪亮的鱼灯就做好啦!” 一个学期以来,手工社团的成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,不仅学会了制作美丽的鱼灯,在制作过程中,更是收获颇多。 “说起我做鱼灯的经历,那可真是一段奇妙又难忘的旅程!鱼灯制作很复杂,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上色。我拿着颜料盘,像个小画家一样,开始给我的鱼灯赋予生命的色彩。我想象着它在大海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样子,于是把鱼身涂成了鲜艳的蓝色,就像深邃的海洋。上色完成后,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迫不及待地装上灯,一瞬间,整个房间都被温暖的灯光填满,我的鱼灯也散发着迷人的光彩,”李锐瀚开心地说,“那一刻,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,仿佛我手中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手工鱼灯,而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。” 郭亚菲同学说:“在制作过程中,我体验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,因为有些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。同时也要学会耐心和细致,因为鱼灯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雕琢。在参与过程中,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、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,还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。” 汪欣辰同学也说:“这次鱼灯的制作,我觉得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,更是对我们青少年心灵的滋养,一种文化自信在我心中悄然生根,希望有更多的非遗文化能够进入我们校园。” 鱼灯走进校园,是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。据校长姜林皇介绍,一直以来,炉桥镇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,持续深化“双减”工作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以乡村少年宫为平台开设有诗词、剪纸、国画、书法、篆刻、版画、珐琅画等多门校本课程,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、开花结果。我们期待非遗文化能够与校园时光碰撞出更加璀璨夺目的火花!
看我的鱼灯美不美
鱼灯展示
老师指导学生
鱼灯制作
给鱼灯上色
鱼灯“亮”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