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粒米的“成长”
04版:世界真奇妙 上一版 下一版

《安徽青年报·学生周刊》励志启智,开阔视野,净化心灵,陶冶情操,参与互动,集新闻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为一体,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、参与互动的平台、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。

国内统一刊号:CN34—0019 邮发代号:25—2
编辑部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

第364期  总第20期  2024年10月21日  星期一
返回首页
作者 内容  上一期  当前第364期  下一期
一粒米的“成长”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10-21

世界真奇妙
一粒米的“成长”
同学们,大家好!你们可曾想过,一粒大米,要历经怎样一番漫长而艰辛的旅程,才能最终静静地躺在我们的餐盘之中?我们每个人都对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这句古训耳熟能详,但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与背后无数汗水与辛劳,或许我们并未真正体会。恰逢今年的10月16日,全球迎来了第44个世界粮食日,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,让我们借此机会,一同走进一粒米的奇妙世界,探寻它那不凡的“身世”。

我是一粒米,从一粒种子到登上人类餐桌,需要约3072小时,今天就来唠一唠我的米生。


婴儿期:约84小时
在这个阶段,我会经历浸泡、保温、催芽、育秧等工序的“洗礼”。 我需要在水里沐浴24小时,并在“小黑屋”里休息12小时,农民才可以带我体验坐“过山车”的快乐。

有了自动育秧机,我和小伙伴可以均匀分布在秧盘上,在松松软软的“泥土房”里自由生长。在低温催芽48小时之后,我已经长到3.5日龄了,就可以搬到育秧大棚里生活。


儿童期:约660小时
育秧大棚就是我的托儿所,约516小时后,我又长高了,也变壮了。顺利“毕业”后,我被搬到大田上,农民告诉我,那里才是我加倍奋斗的地方。以前,农民需要把我们一个一个插到水田里,不仅效率低,我们还经常被挤在一起争抢养分。

如今有了自动插秧机,我们很快住进大田,“房间”也很宽敞,互不打扰,自由沐浴阳光,约120小时后,我就能变绿返青,长成壮实的“青少年”。

青年期:约1488小时
我以为会一直这样舒服“躺平”,没想到,大田生活需要经历很多考验,包括分蘖(niè)、拔节、孕穗等米生重要环节,还要面对台风、暴雨、低温、干旱等气候变化压力。

特别是分蘖期,我很容易被福寿螺等害虫侵蚀,甚至还有不知名杂草跟我争抢养分,为了帮我渡过难关,智慧的农民想出了鸭稻共生的绿色种养模式。当我还未进入拔节期之前,每天让小鸭子们在大田“巡逻”,帮我吃掉福寿螺等害虫,鸭子粪便还是非常好的绿色养料,一举多得。


扛住了所有压力,我的“头发”越来越多,个子也越来越高,渐渐长出花穗,形成稻谷。

成年期:约840小时
我的外壳慢慢变黄,浑身金灿灿,神气了不少,稻谷也开始结实成熟,我终于是个“大人模样”,米生也走过了三分之二。

到了收获的时候,农民把我收割下来,和其他伙伴们一起,到水泥地上享受72小时的日光浴。晒饱后,我脱去了厚重的外套,换上淡棕色的单衣,拿到合格的体检报告,我和小伙伴终于成了优秀的大米。

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米生舞台,有的蒸完桑拿成了香喷喷的米饭,有的继续进入工厂“磨炼”,成了干米粉、湿米粉、鲜切粉,还有的伙伴则定居了新家,成了储备粮食。

一粒米从播种到端上餐桌一共历时约3072小时,而白白扔掉一粒米只需要一瞬间。同学们,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珍惜粮食、拒绝浪费!
(综合整理于网络)

发表评论
评论标题:
评论内容:
(500字符)
验证码: 看不清楚,请点击我
    
本网站所有内容属《安徽青年报-学生周刊》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编辑部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
ICP备案编号:皖ICP备090202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