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合肥
01版: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

《安徽青年报·学生周刊》励志启智,开阔视野,净化心灵,陶冶情操,参与互动,集新闻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为一体,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、参与互动的平台、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。

国内统一刊号:CN34—0019 邮发代号:25—2
编辑部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8号安徽金融国际中心B座29楼2903室

第369期  总第20期  2024年11月25日  星期一
返回首页
作者 内容  上一期  当前第369期  下一期
你好合肥
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11-25

你好合肥
11月14日下午,来自合肥市4所学校的21名本报学生记者走进合肥城市记忆馆。通过视、听、触等多维感官互动沉浸式探索,结合一幅幅照片、一段段视频、一件件实物亲身感受合肥发展变迁的历程。


□参与学校  合肥市青年路小学青年路校区
            合肥市淮河路第三小学杏花校区
            合肥市屯溪路小学
            合肥市虹桥小学
  学生记者  胡熙雯  江琰宇  岳奕彤  王梦竹
            洪熙雯  李莀骏  陈禹轩  鲁沂灵
  吴  琼  朱惠惠  吴晓霞


触动记忆
布满岁月痕迹的“时空巴士”、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、上世纪80年代的家居生活场景……今年10月1日,合肥城市记忆馆正式对外开放。这座总建筑面积约5900平方米的记忆馆,由原合肥市政府大楼改造而成,保留了大楼的外墙原貌,以1949年至2022年为时间索引,呈现了73年中关于科技、生活、家电等方面的故事与物件。通过“合肥不错”“工业璀璨”“街市熙攘”“文化兴盛”“科教兴市”“城建蝶变”六个主题板块,多维度展示合肥的飞速发展及其背后的故事,引领着参观者穿梭于合肥的历史长河中。
“合肥不错”展厅系统性地陈列出了关于生活与科技的旧照片,例如第一座人民公园逍遥津公园、第一条沥青道路长江路、第一家手工生产合作社等。“街市熙攘”展厅中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家居生活情景被复原,凝合于人文街景的“市井风情”中,呈现出街头电影、李鸿章故居、江淮大戏院的历史版本……

科技助力
为了加强游客与馆中故事及情景的互动体验,记忆馆内引入了前沿的数字化展陈技术,如沉浸式光影技术、数字交互系统、VR视觉等,共计58个展项,37部视频短片,多种多样的科技元素在记忆馆内随处可见。
“你好,我是三国士兵庐小胖,欢迎光临合肥城市记忆馆。您可以点击屏幕上的热点问题进行咨询,或者直接向我提问。”记忆馆入口处,憨态可掬的虚拟人物“庐小胖”在电子屏上欢快地转着圈,随时准备回答游客有关展馆的各种提问。
在“合肥方言”板块中,学生记者们可以选择用合肥方言和智能助手“庐小胖”沟通交流;在“街市熙攘”展厅内,昔日合肥的商业盛景和街巷记忆被生动呈现;在“时空巴士”项目里,学生记者一行乘坐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3路公交车,在虚拟场景中,他们仿佛置身曾经的合肥街道,一览当时的城市风貌与魅力……
“真的太生动,太有趣了,原来爷爷奶奶、爸爸妈妈小时候乘坐的车子是这样的,那个时候的合肥街道已经这么热闹了!”学生记者们感叹道。

 

学生记者有话说
参观结束,学生记者一行来到记忆馆一楼,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场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。“阿姨,你好,我想问一下为什么会想要建造一座城市记忆馆呢”“阿姨,我想问一下,我们展馆运用了很多高科技,这些技术的依托都是来自哪里呢”……记忆馆的工作人员就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一一给了回答。
“通过今天的参观,我对中国科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知道了杨振宁院士原来就是我们合肥人,我为合肥感到自豪!”学生记者黄熙儿说道。
“通过今天的参观,我不仅了解了合肥的历史文化,更激发了我对这座城市的热爱。”学生记者谈瑾芯表示,下次还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参观,并将记忆馆推荐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们。
“在光影虚实、时光流转之间解锁合肥的时空记忆,真的太震撼了。”学生记者马芮迪感叹道。
“本次参观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大量的老照片和旧物件,并借助新科技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合肥的历史故事和城市记忆,真是新奇又有趣。”学生记者时铭奕开心地说。

体验绿皮火车

参观

认真听讲解

采访

体验

体验

合影

 

发表评论
评论标题:
评论内容:
(500字符)
验证码: 看不清楚,请点击我
    
本网站所有内容属《安徽青年报-学生周刊》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
编辑部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长江中路436号
ICP备案编号:皖ICP备09020228号